覺遠(文學形象)簡介資料(個人簡曆圖片)
覺遠(文學形象)簡介資料(個人簡曆圖片) 时间:2025-07-04 16:42:34
個人經曆
覺遠第一次出現是在《神雕俠侶》最後一話中,他帶著弟子張君寶,為了追回被尹克西和蕭湘子盜走的《九陽真經》,從少林寺來到華山,但最終也沒找回經書。
數年之後,郭襄與何足道上少林寺,何足道被張君寶擊退後,覺遠為了保護弟子張君寶和郭襄不被少林和尚傷害,筋疲力盡而死,在死前背出《九陽真經》中的神功,被張君寶,郭襄和無色禪師分別聽去,從此便有了《武當九陽功》,《少林九陽功》和《峨嵋九陽功》;世間也多了武當與峨嵋兩派。
人物特點及影響
覺遠不會武功招數,但內力渾厚可以和郭靖,一燈大師等人相抗衡。
覺遠也是金庸小說《神雕俠侶》和《倚天屠龍記》中的人物。他是少林寺藏經閣中管書的和尚,也是武當派開山祖師張三豐的師父。
覺遠大師在《神雕俠侶》結局時,攜著少年張君寶在華山之巔出場,在《倚天屠龍記》開始在少林寺再曇花一現,便告圓寂,金庸對這個人物著墨無多,但是他所占的地位卻十分重要。他無意中學得“九陽真經”,背誦之際由兩個少年默默心記了去,一個是張君寶,後來創立了武當派,一個便是郭襄,後來創立了峨嵋派。
在金庸小說之中,說覺遠地位重要,還因為從他衍生出了其他人物,其中一個正是《天龍八部》的無名老僧。大家都記得這位無名無姓,地位低微的少林寺藏經閣老僧,都記得他深藏不露,但是在關鍵時刻忽然現身,以高不可測的武功及透徹的佛家智慧,渡了蕭遠山與慕容博二人。
覺遠也是少林寺默默無聞的一名監管藏經閣僧人,不但沒有人聽過他的名字,他也沒聽過武林高手的名字,他追蹤至華山之巔,是因為尹克西、蕭湘子兩人從藏經閣偷了一本《楞伽經》這部經書是達摩東渡攜來的原書,但兩人誌在的卻是夾在經書夾縫之中的“九陽真經”。
覺遠的看法相反,他出於責任心,是以“閣中經書自是每部都要看上一看”,他一早已發現了“九陽真經”,而已多年來照著修習,但以他之見,“那u2018九陽真經u2019隻不過教人保養有色有相之身,這臭皮囊原來也沒有什麽要緊……但楞伽經卻是佛家大典”,因此重要得多,這個看法,正是《天龍八部》無名老僧講解的道理。然而,覺遠與無名老僧截然不同。無名老僧老態龍鍾而深含智慧,覺遠則是“身長玉立,詢詢儒雅”,像一位飽學宿儒,但又完全不通世務,這個典型,倒使人想起《鹿鼎記》中,那位遍習天下武學而於人情世故、奸詐陰惡一竅不通的澄觀大師。澄觀比起無名老僧,一深一淺,亦莊亦諧,相去何止千裏?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